学术交流
马克思主义论坛第436讲:青年学者如何提高科研写作能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7日 点击数:

2025年11月15日,马克思主义论坛第436讲在囊萤楼302会议室举行。我院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上海市委讲师团成员齐卫平教授作题为“青年学者如何提高科研写作能力”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李建副教授主持,学院教师、硕博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此次学习。

齐卫平教授围绕科研写作的核心环节,从“科学研究要下苦功夫”“科研能力的系统训练”到“高质量论文的撰写要领”层层深入,进行了系统阐述。他强调,青年学者要注重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并提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四项核心思维方法:“政治问题学术化”“宏观问题微观化”“历史问题现实化”与“实践问题理论化”。齐教授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详细阐释了如何将宏大命题转化为具体、深入的学术研究,令在场师生深受启发。在谈及科研能力训练时,齐教授重点强调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学术灵气”的培养,并提醒同学们要注重文献积累、表达逻辑与概念准确性,切忌“生造概念”。针对师生最为关注的论文写作部分,齐教授从选题的“新、亮、准”三原则,到摘要、关键词的撰写要领,再到论文框架的逻辑设计与小标题的精心锤炼,逐一进行了细致讲解。

讲座结束后的问答互动中,在场师生围绕“特殊议题的学术化处理”“论文启示意义的升华”以及“泛读与精读的平衡”等问题踊跃提问,齐卫平教授一一给予了详尽解答,他鼓励青年学子要沉心静气、下苦功夫,在学术道路上做到自信、投入、执着,最终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讲座最后,李建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衷心感谢齐卫平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的这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学术讲座。李建副教授指出,齐教授的讲座系统梳理了本学科研究与论文写作的核心要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的风范。他勉励在场同学认真消化吸收齐教授的治学心得,夯实学术根基,锤炼科研能力,努力成长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科研人才。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图|汪思远

文|俞陈缘

审核|李 建

责任编辑|刘玉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