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7703永利
后台管理
|
扫码关注
首页
yl7703永利概况
yl7703永利简介
组织机构
学院领导
党政人员
教授委员会
师资队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
军事理论教研室
博士后
教育教学
思政课教学
本科生思政课
研究生思政课
研究生教育
科研动态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讲座信息
党建工作
工作动态
支部风采
创新示范
理论研究
团学工作
团建活动
学生活动
革命史展览馆
毕业合影
招生招聘
招生
招聘
服务指南
教师区域
学生区域
财务区域
学术成果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成果
> 正文
朱东波、常卉颉:产业空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5日
点击数:
摘要:产业空心化是理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经济新特征的“钥匙”。究其本质,产业空心化是资本跨行业流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结果,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驱使下制造业利润率下降,经由市场竞争直接推动形成,借助于新自由主义政策与信息计算机技术等外部因素加速发展,并在其内生的“自增强”机制作用下,历经初步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最终演变成为彻底的产业空心化。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国家开始推动“再工业化”战略,然而,无论从资本主义制度因素,还是从制造业生产成本、劳动力供给等现实条件,或者从“再工业化”战略导向来看,其“再工业化”都难以实现,至少短期内不可能实现。针对当前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中国应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促进实体经济朝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业空心化;形成机制;实体经济;
发表期刊:《当代经济研究》
发表时间:
2020
年第
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