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课程
科学技术哲学原著研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科学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硕士、博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研究生公共课),自然科学与中国传统人文学(硕士研究生),自然科学与哲学、宗教关系概论(本科生)
教育经历
1983年9月-1987年7月,延安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学习
1989年9月-1991年12月,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9年9月-2022年6月,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87年7月-1989年9月,陕西省黄龙县中学任教
1991年12月-2003年12月,中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文法学院任教。曾任文法学院副院长。
2002年8月-2004年6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3年12月至今,永利官网人文学院、哲学系、yl7703永利任教。曾任哲学系系主任,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科研项目
(1)“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ZX007,结项时间:2023年8月30日。
(2)“当代西方诠释学的现象学科学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X022,结项时间:2013年12月。
(3)“近20年来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科学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A720018,结项时间:2012年12月19日。
(4)“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范式的哲学的融通”,2017年福建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闽委教思[2018]1号。
(5)科学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构建,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二期)项目,2003B196,结项时间:2006年1月。
代表性论文
《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永利官网学报》201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全文摘录。
《论马克思的‘资本-技术’共生体思想》,《永利官网学报》2022年第3期。
《论<资本论>的科学现象结构》,《哲学分析》2024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范式的确立》,《光明日报》2002年 12月 10日。
《马克思科学哲学的本体论与哲学主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5期。《马克思理解科学的理论视域与逻辑线索》,《永利官网学报》2006年第1期。
《解释学视野中的科学文本》,《复旦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量子力学解释群的逻辑与哲学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12月。
《科学解释研究的走向》,《哲学动态》2003年第2期。
专著
1、《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永利官网出版社2016年。
2、《科学解释与社会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永利官网出版社2017年。
3、《理解与科学解释——解释学视野中的科学解释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5、《量子力学解释群的哲学分析》,永利官网出版社2021年。
6、《技术基础主义研究》(第2作者),永利官网出版社2021年。
7、《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第2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8、《科学基础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第2作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9、《知识产权法》(第2作者),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科技革命与就业》(第2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教材
《自然辩证法原理》(副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9月。
《科学技术哲学教程》(第2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获奖
《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获得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福建省政府2018年11月30日。
《理解与科学解释——解释学视野中的科学解释研究》2007年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